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本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7:55:28   浏览:861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本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政府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本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银政发〔2008〕9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市属各事业单位:

《银川市市本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银川市市本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市本级财政预算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财政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与市本级财政发生经费缴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预算单位)。部门所属单位原则上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分级管理,依次分为一级预算单位、二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

第三条 财政预算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其他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坚持先预算、后支出的原则。部门应编制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的组成部分,是按部门编制的本级预算,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行使的职能需要,由基层单位编制,逐级审核、汇总、上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的预算。部门预算由所属各单位的预算组成,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

第四条 部门预算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实行综合预算。部门所有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管理范围为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与变动、部门预算监督全过程。

第二章 预算管理职责

第五条 市财政局是市本级预算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审核、编制、汇总、上报全市及市本级预算、部门预算草案;批复市本级部门预算和决算,监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依据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审批市本级各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开设。

第六条 市本级部门是部门预算的具体编制单位,主要职责有:编制、审核、汇总、上报部门预算;负责本部门的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建章建制及部门预算执行监督;负责本部门的政府采购事项;负责本部门非税收入征缴工作;负责本部门财政资金的领拨;负责本部门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及时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信息资料等。

第三章 预算编制

第七条 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理财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法律赋予的职能范围内进行预算编制;依法组织收入,严格预算执行和监督。

(二)综合预算原则。预算编制涵盖部门所有单位的全部收支,严格依据国家和区、市政府的有关规定,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部门和单位的各项收支,实行综合预算。

(三)收支平衡原则。预算编制要坚持量入为出,依据财力可能,合理安排支出,实现收支平衡。

(四)真实可靠原则。预算编制要有真实可靠的依据,部门上报的各项基础数据资料、收支数据等财务信息要真实准确。

(五)公开透明原则。预算编制的政策、标准和结果做到公开、透明。

(六)科学规范原则。预算编制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管理程序、支出标准、文本格式、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实现规范管理,做到统一有序。

第八条 部门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漏报、不虚报;支出预算的编制要优先安排人员支出和基本公用支出,视财力状况,安排项目支出。

第九条 收入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收入包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取得的一般预算拨款、基金预算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收入预算要按收入类别逐项测算、编制。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部门要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的关系,参照本部门预算年度前三年部门收入及预算安排情况,合理确定一般预算拨款收入。部门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其他非税收入,要结合组织收入计划、相关收费项目政策、单位性质、支出需求情况以及前三年的收入完成情况和预算年度增减变动因素,据实测算,综合确定。

第十条 支出预算编制:部门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为辅助支出预算。

(一)基本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基本支出预算采用定员定额方法核定。人员支出预算:实行实名制管理,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国家及区、市统一规定的工资政策,以及社会保险政策编制;对超编人员财政不予负担。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预算:按照单位的离退休人数和国家、区、市统一的工资政策以及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政策核定;公用支出预算:按照单位人员编制数和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定额标准核定。

(二)项目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支出预算采取项目库管理的方式,根据市委、政府的有关政策和部门行政工作任务、事业发展目标,参照以前年度项目绩效考评结果,并结合部门财力状况,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优先安排市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保障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和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各部门要根据部门需要,按政府收支科目的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细化支出项目,并结合本部门的业务需要,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要在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排队,测定具体项目的支出概算,优先安排重点、急需、可行的项目。

(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要按资金来源、采购项目名称、采购品目、采购数量、实施时间等编制部门政府采购预算。

第十一条 支出预算的管理要逐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绩效考核,并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论证和决策机制。对项目支出建立项目库,逐步实行滚动管理。

第十二条 每年7月份开始准备、部署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每年10月份开始编制本级预算,每年市人代会召开一个月前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送本级预算草案、部门预算草案。

第十三条 部门预算要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采用部门预算编制软件逐级编制。

第十四条 部门预算编制包括以下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收集部门预算编制相关资料,主要有以人员、资产为主的基础信息资料;收入支出项目预算以及项目支出预算申报资料、依据;政府采购预算、收入征收计划及相关收入预测资料等;测算相关数据、准备部门预算编制方案;下发部门预算编制文件;修改部门预算软件数据;准备部门预算软件参数、培训部门预算编制人员等。编制阶段:下发部门预算软件参数;指导部门和单位编制预算;解决部门预算编制中的问题;部门上报部门预算数据等。审核汇总阶段:审核部门上报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下达部门预算建议数;汇总部门预算编制草案;征求部门意见,修订完善部门预算草案;审查批准阶段:部门预算草案由市人民政府审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批复预算阶段:将市人代会批准的部门预算,在30日内正式批复至市直各部门;市直各部门于市财政局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以正式文件批复至下级预算单位。

第十五条 部门预算应按照市财政局统一的文本格式上报预算、批复预算。部门预算文本包括:单位上报财政、批复下级单位的部门预算报表,财政上报人大的部门预算报表、财政批复部门的部门预算报表,以及部门预算编制说明。部门预算文本对部门预算收支总体情况、分类收支情况、分单位收支情况分别说明、列示。

第十六条 各部门应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上报部门的基础资料,对单位的人员情况、资产情况以及其他基础信息要如实反映,做到真实准确。

第四章 预算执行

第十七条 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收入。不得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挪用。有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将应上缴的收入按照规定的预算科目、级次、缴库的方式、期限,及时足额上缴。非税收入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第十八条 部门根据预算批复,编制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用款计划,报市财政局审批。项目支出用款计划要根据资金安排和项目进度情况编制。

第十九条 部门基本支出,由部门根据基本支出用款计划提出申请,市财政局审核后办理拨款。实行工资统发的部门,工资经工资办审核后,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部门和单位,按国库集中支付程序执行。

第二十条 部门的项目支出,由部门根据项目支出用款计划提出申请,市财政局审核并办理拨款。纳入政府采购的,部门要与代理机构签订协议,履行政府采购手续,按集中采购方式采购的项目,由财政集中采购专户直接支付给供应商。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其用款计划的审批、支付程序按国库集中支付审核、支付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政府确定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基本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项目预算资金的拨款按如下程序进行。

(一)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额度,结合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资金实施方案,由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二)市财政局接到市政府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按照相关程序办理。

(三)市财政局自受理拨款申请之日起,拨款手续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如遇库款紧张,不能按时拨付,要及时报告市政府。

第二十二条 部门预算上年未支用形成的结余资金,由市财政局根据结余资金项目情况确定结转项目,需要结转的,批复结转指标,与当年部门预算一并执行。基本支出结余资金,经市财政局批准后,可结转部门继续使用;部门项目支出结余资金连续两年结转未支用的、确实难以执行的,取消其项目,资金由财政部门收回;部门政府采购形成的结余资金,由财政部门收回。

第二十三条 对部门组织的政府非税收入支出,实行预算管理。由部门编制上报政府非税收入收支预算,市财政局对部门收支预算进行审核后,统筹安排部门非税收入收支预算。

第二十四条 各部门要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强化预算约束,部门预算一经批复,部门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科目和项目执行,不得自行变更;确需变更预算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五条 部门预算变更范围包括:

(一)年度预算执行中,国家和区、市非税收入政策发生变化以及出台新的增减政策,需相应变更收支预算的。

(二)年度预算执行中,由市编办正式下达的增减编、增减人或单位隶属关系变化发生的支出预算追加减的。

(三)年度预算执行中,由市委、政府确定的项目,需要增加年度支出预算的。

(四)预算执行过程中,因项目发生终止、撤消、变更,引起预算变更的。

(五)年度预算执行中,由于部门支出需求发生变化,对尚未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变更,需相应变更政府采购预算的。

第二十六条 部门预算拨款坚持以下原则:

(一)按照预算拨款。市财政局必须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年度预算拨款,不得办理无预算、无用款计划、超预算、超计划的拨款,不得擅自改变支出用途。

(二)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根据用款单位的申请,按照用款单位的预算级次和审定的用款计划,按期核拨,不得越级办理预算拨款。

(三)按照进度拨款。根据各用款单位的实际用款进度和国库库款情况拨付资金。

第五章 决 算

第二十七条 预算年度终了后,市财政局编制本级财政总决算草案报市政府审核后,由市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第二十八条 预算年度终了后,应按要求及时编制部门决算,部门决算由部门汇总编制。部门决算从基层编起,逐级审核汇总。

第二十九条 各部门要将所属预算单位全部收支按编报部门预算的口径,统一纳入汇总的部门决算。

第三十条 部门决算要贯彻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决算的编制工作。

(一)各部门汇总决算要以所属单位上报并经审核的会计数字为准,不得随意调整科目,不得估列代编;

(二)要保证决算报表的收支数额真实、内容完整,做到账表相符、表表相符,不得瞒报、漏报,形成表外资产,不得虚列支出、随意结转,造成决算不实;

(三)要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完成决算的汇编和上报任务;

(四)汇编完成后,经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确认后报送市财政局。

第三十一条 市财政局在对本级各部门决算审核中,发现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权予以纠正。

第六章 监督

第三十二条 市财政局依法对各部门、各单位预算编制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收入征收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三条 各部门对所属单位预算收支管理活动负有监督责任,应建立监督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三十四条 预算监督的重点:预算编制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预算编制程序的民主性、透明性、规范性和效率性;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第三十五条 市审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本级政府及所属各部门的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十六条 各部门应当依法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审计、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信息资料,配合人大及审计、财政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银川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续表(第8批)公示

交通运输部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续表(第8批)公示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1号)有关规定,现对已通过相关技术审查、拟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续表(第8批)》现进行公示。对应车辆参数与配置详见附件。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向部汽车运输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反映。联系电话010-62079577,传真:010-82011829,电子邮箱:atestsc@rioh.cn 。

                   

附件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公示第8批)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公示第8批)

表2 牵引车及货车达标车型(续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车辆型号)
产品名称
商标
企业名称
车辆参数及配置查询

551
STQ5206CLXY43
仓栅式运输车
十通牌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52
STQ5206CLXY73
仓栅式运输车
十通牌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53
STQ5206XXY33
厢式运输车
十通牌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54
STQ5206XXY43
厢式运输车
十通牌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55
STQ5252GYY03
运油车
十通牌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56
STQ5256XXY43
厢式运输车
十通牌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57
STQ5311CLXY33
仓栅式运输车
十通牌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58
STY5160XLC
冷藏车
天野牌
沈阳天鹰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59
SX3063GP3
自卸汽车(配置一)
华山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自卸汽车(配置二)
华山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自卸汽车(配置三)
华山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0
SX3310GP3F
自卸汽车(配置一)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自卸汽车(配置二)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1
SX3310GP3FL
自卸汽车(配置一)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自卸汽车(配置二)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自卸汽车(配置三)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2
SX3315DT326
自卸汽车(配置一)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自卸汽车(配置二)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3
SX5251CLXYJC
仓栅式运输车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4
SX5251XXYJX
厢式运输车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5
SX5255GJBJR404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6
SX5311CLXYRC
仓栅式运输车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7
SX5311CLXYSC
仓栅式运输车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8
SX5311XXYRX
厢式运输车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69
SX5311XXYSX
厢式运输车
陕汽牌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570
SXQ1310M
载货汽车
远威牌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71
SXQ3251G5D
自卸汽车
远威牌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72
SXQ3252G1
自卸汽车
远威牌
太原南方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73
SXQ5250JSQ
随车起重运输车
远威牌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74
SXQ5254CYS
仓栅式运输车
远威牌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75
SXQ5311CYS
仓栅式运输车
远威牌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76
SXQ5312CYS
仓栅式运输车
远威牌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查看

577
SY1043BAE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78
SY1043BAK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79
SY1043BLC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0
SY1043DAE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1
SY1043DAK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2
SY1043DLC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3
SY1043SAK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4
SY1043SLC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5
SY1063DE5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6
SY1083BAU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7
SY1083DAU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8
SY1083SAUS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89
SY1123DR3Y
载货汽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0
SY5043CXYB-AE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1
SY5043CXYB-AK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2
SY5043CXYB-LC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3
SY5043CXYD-AE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4
SY5043CXYD-AK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5
SY5043CXYD-LC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6
SY5043CXYS-AK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7
SY5043CXYS-LC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8
SY5043XXYB-AE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599
SY5043XXYB-AK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0
SY5043XXYB-LC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1
SY5043XXYD-AE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2
SY5043XXYD-AK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3
SY5043XXYD-LC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4
SY5043XXYS-AK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5
SY5043XXYS-LC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6
SY5083CXYB-AU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7
SY5083CXYD-AU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8
SY5083CXYS-AU
仓栅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09
SY5083XXYB-AU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10
SY5083XXYD-AU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11
SY5083XXYS-AU
厢式运输车
金杯牌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

612
SYG5122JSQ
随车起重运输车
沈城牌
沈阳广成重工有限公司
查看

613
SYG5142JSQ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房建设备大修、维修工程竣工验收标准

铁道部


房建设备大修、维修工程竣工验收标准
1992年10月1日,铁道部

1.土方、垫层及基础
1.1 土方、垫层
1.1.1 基槽(坑)的深度和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尺寸。基槽(坑)底必须按设计要求夯实,浮土应铲净。
1.1.2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
1.1.3 各种垫层应分层夯实,材料、配合比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1.4 土方、垫层定量要求见表1。
表1
----------------------------------------------------------
|编| | | |
| | 检查内容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号| | | |
|--|--------------------|------------------|--------|
|1|槽| 槽(坑)底标高| ±20 | 尺量 |
|--|坑|----------------|------------------|--------|
|2|管|槽(坑)底宽每侧| 20 | 尺量 |
|--|等|----------------|------------------|--------|
|3|挖| 轴线位移 | ±15 | 尺量 |
| |方| | | |
|--|--|----------------|------------------|--------|
|4|回|室内回填土标高 | ±20 | 尺量 |
|--|填|----------------|------------------|--------|
|5|土| 填土表面平整 | 15 | 尺量 |
----------------------------------------------------------
1.1.5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自然间或其一侧为一点,各抽查20%。
1.2 基础
1.2.1 基础所用的材料、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2 灰土应拌合均匀,分层夯实,表面平整。
1.2.3 砌筑砂浆、砖的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4 砖、石砌体,砂浆必须饱满。砖砌体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1.2.5 新旧基础接槎必须严密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1.2.6 防潮层位置应正确,顶面必须抹实。
1.2.7 外墙基础培土应夯实平整,有铺装面的散水平整,与墙身密贴,两者均必须有向外的排水坡。
1.2.8 基础定量要求见表2。
表2
--------------------------------------------------
| |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编号|检查内容|------------------|检查方法 |
| | |砖基础 |毛石基础| |
|----|--------|--------|--------|----------|
|1 |砌体厚度|±15 |±30 |尺 量|
|----|--------|--------|--------|----------|
|2 |顶面标高|±20 |±25 |尺 量|
|----|--------|--------|--------|----------|
|3 |轴线位移|±10 |±20 |拉线和尺量|
--------------------------------------------------


1.2.9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自然间的一边为一点,各抽查30%,但各不少于两点。
2.墙、柱、过梁
2.1 砖墙、柱及过梁
2.1.1 砖、砂浆的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1.2 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承重空心砖砌体除外)。
2.1.3 组砌方法应正确,不应有通缝;独立砖柱不得用包心砌法。墙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的斜槎和直槎应通顺密实,直槎必须按规定加拉结筋。
2.1.4 新旧墙必须咬口,每米(高度)不得少于3处。接槎部位砂浆必须饱满。
2.1.5 镶砌或局部拆砌墙面应平整,无裂缝,砌浆必须饱满,加楔应严密。镶补墙面丁砖必须是整砖。
2.1.6 空斗墙必须用整砖砌筑,在不够整砖处,可加丁砖,竖缝应严实。
2.1.7 半砖墙必须砌筑稳固,与木柱接合处要斩虎叉口,或在木柱上每隔50CM加钉一块木砖。
2.1.8 镶砌门窗洞应方正平顺。过梁入墙每边不少于25CM,如用木过梁,入墙部分须涂防腐剂。平拱式砖过梁,底缝不得小于5CM,顶缝不得大于15CM。钢筋砖过梁砌筑高度所用砂浆及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1.9 清水墙、柱应保持墙、柱面平整清洁,刮缝深度应适宜,勾缝应密实,深浅应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
2.1.10 砖墙、柱定量要求见表3。
表3
--------------------------------------------------------------------
|编号| 检查内容 |质量要求或 | 检查方法 |
| | | 允许偏差 | |
|----|----------------------|------------|--------------------|
| | |每 层| 6 | 托线板 |
| | |------------|------------| 经纬仪 |
|1 |垂直度 | 10以下| 15 | 吊线、尺量 |
| | |全高 | | |
| | | 10以上| 20 | |
|----|----------------------|------------|--------------------|
|2 | 轴线位移 | 10 | 经纬仪、水准仪复查|
|----|----------------------|------------|--------------------|
|3 | 棱地面标高 | ±16 | 经纬仪水准仪复查 |
|----|----------------------|------------|--------------------|
|4 | 表面平|清水墙柱 | 6 | |
| | 整 度|混水墙、柱 | 9 | 2m靠尺量 |
|----|----------------------|------------|--------------------|
| | 水平缝平直度 | | |
|5 | 清水墙10m以内 | 8 | 拉线、尺量 |
| | 混水墙10m以内 | 12 | |
|----|----------------------|------------|--------------------|
|6 | 水平灰缝厚度 | ±10 | 拉线、尺量 |
| | (10行砖累计数) | | |
|----|----------------------|------------|--------------------|
|7 | 清水墙面游丁走 | 25 | 吊线尺量 |
| | 缝(每层) | | |
|----|----------------------|------------|--------------------|
|8 | 门窗洞口宽度 | ±6 | 尺 量 |
| | (后塞口) | | |
|----|----------------------|------------|--------------------|
|9 | 拆砌新旧墙咬口 |每米(高度)| 直 观 |
| | |不少于3个 | |
--------------------------------------------------------------------
2.1.11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内墙以一个自然间的一堵为一点,外墙以一个开间的一堵为一点,柱子以一根为一点,内墙按自然间抽查20%,最低不少于两间,若仅一间,最低不少于两点;外墙按开间抽查30%;山墙每堵抽查两点;砖柱按实际抽查30%,但不得少于两点。
2.2 石墙
2.2.1 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2.2 组砌方法应正确,砌体砂浆密实饱满,不应有通缝。毛石砌体不应有干垫和双垫。三角缝宽度不应超过4cm。
2.2.3 砌体接槎分段砌筑时,必须留梯形斜槎,相邻高差不得超过1.2m。
2.2.4 石墙定量要求见表4。
表4
----------------------------------------------------
| | |质量要求或 | 检查方法 |
|编号|检查内容 | 允许偏差 | |
|----|----------|------------|----------------|
|1 |砂浆饱满 |不低于75%| 直 观 |
|----|----------|------------|----------------|
| | | ±20 | |
|2 |砌体厚度 | 墙 | 尺 量 |
| | | --10 | |
|----|----------|------------|----------------|
|3 |轴线位移 | 墙15 | 经纬仪 |
|----|----------|------------|----------------|
|4 |楼面标高 | ±20 | 经纬仪水准仪 |
|----|----------|------------|----------------|
|5 |垂直|每层| 20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 | |全高| 30 | |
|----|----------|------------|----------------|
|6 |表面平整 | 20 |纵横两方用尺量 |
----------------------------------------------------
2.2.5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内墙以一个自然间的一堵为一点,外墙以一个开间的一堵为一点。内墙按自然间抽查20%,最低不少于两间,若仅一间,最低不少于两点。外墙按开间抽查30%,山墙每堵抽查两点。
2.3 木构造墙壁
2.3.1 新做或改修的,位置、尺寸、材质及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立柱、立筋、横撑应横平竖直,安装联结应牢固;钉板和压条应平顺整齐。
2.3.2 抹灰板条应钉平整牢固,间隙适宜,接头应分段交叉钉在立筋上。
2.3.3 留门窗洞口位置、尺寸应正确。
2.3.4 与圬工接触部分应涂防腐剂。
2.3.5 补修时、拆损、严重腐朽或白蚁蛀蚀的木料应更换或修补牢固、整齐。有白蚁活动的应作好灭蚁处理。
2.3.6 木构造墙壁定量要求见表5。
表5
------------------------------------------------------
| | |质量要求或 | |
|编号| 检查内容 |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
|----|------------------|------------|----------|
|1 | 木构造墙壁垂直度| 5 |吊线尺量 |
|----|------------------|------------|----------|
|2 |木构造墙壁表面平整| 6 |2m靠尺量|
------------------------------------------------------


2.3.7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房间或一个开间的一堵墙为一点,按实际抽查30%,但不少于三点。
3.木屋架、梁、檩、椽
3.1 木屋架、梁、檩、椽
3.1.1 木构件、铁件的材质,规格及各节点,杆件尺寸,下弦起拱高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1.2 结构各部分的联结必须紧密牢固,槽齿应密合,螺栓应拧紧,间距应正确,钢拉杆应顺直,螺栓伸出螺帽的长度不应小于杆径的一倍。
3.1.3 铁件及接触潮湿或埋入墙内的木构件,应涂防腐剂。有白蚁活动的地区,应采取防蚁措施。
3.1.4 上、下弦接头用夹板,以及加固节点,杆件用夹板,安装位置应正确。夹板和螺栓、垫板等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5 屋架安装后不得有扭曲和节点松动现象,下弦接头及端节点的剪刀面不得有劈裂。
3.1.6 更换的屋架、梁等,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原结构相符。旧有的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牢固合用。穿换檩条应承托牢固,与屋面基层应接触严实。
3.1.7 木屋架、梁、檩、椽定量要求见表6、表7。
表6
----------------------------------------------------------------
|编 | 检 查 内 容 |质量要求或 |检查方法|
|号 | | 允许偏差 | |
|----|--------------------------|----------------|--------|
| |截| | 10cm以下| --2 | |
| |面|锯材宽|--------------|----------------| |
|1 |尺| | 10cm以上| --8 |尺 量|
| |寸|----------------------|----------------| |
| | | 元木杆件(稍径) | --5 | |
|----|--------------------------|----------------|--------|
|2 | 接榫锯口深度 | ±2 |尺 量|
|----|--------------------------|----------------|--------|
|3 | 端节点剪刀面长度 | --10 |尺 量|
|----|--------------------------|----------------|--------|
| | 受压及受弯杆件| 锯材 |1/500杆件长| |
|4 | |--------|----------------|尺 量|
| | 单面弯曲 | 元材 |1/200杆件长| |
|----|--------------------------|----------------|--------|
| | | 15m以下| ±15 | |
|5 |结构长度|跨度在 | |尺 量|
| | | 15m以上| ±20 | |
|----|--------|----------------|----------------|--------|
| | | 15m以下| ±10 | |
|6 |结构高度|跨度在 | |尺 量|
| | | 15m以上| ±20 | |
|----|--------------------------|----------------|--------|
| | | +20 | |
|7 | 起 拱 高 度 | |尺 量|
| | | --10 | |
|----|--------------------------|----------------|--------|
|8 | 弦、杆节点间距 | ±5 |尺 量|
|----|--------------------------|----------------|--------|
|9 | 安装后、屋架垂直度 |1/20屋架高,|尺 量|
| | |不大于15 | |
|----|--------------------------|----------------|--------|
|10| 安装后支座节点中心对支 | 10 |尺 量|
| | 座面中心 | | |
----------------------------------------------------------------
表7
--------------------------------------------------------
|编号| 检查内容 |质量要求或|检查方法|
| | | 允许偏差| |
|----|------------------------|----------|--------|
|1 |檩条、椽木|10cm以下| --2 |尺 量|
| |的截面尺寸|10cm以上| --3 | |
|----|----------|------------|----------|--------|
|2 | |元木檩 | --5 |尺 量|
| | |(梢径) | | |
|----|------------------------|----------|--------|
|3 |檩条上表面 |方木 | 5 |拉线尺量|
| | 平 齐 |圆木 | 8 | |
--------------------------------------------------------


3.1.8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屋架或梁以一榀或一根为一点,按实际各抽查50%以上;檩椽以一个开间为一点,按开间各抽查50%,但各不少于三点。
4.屋 面
4.1 平瓦屋面
4.1.1 不得漏雨。
4.1.2 新换瓦片不应有缺角(小槽破损)、砂眼、裂纹和翘曲。
4.1.3 挂瓦条或泥梗分档应均匀、平直,挂瓦应平整、搭接紧密,行列横平竖直。
4.1.4 屋面基层应铺钉整齐、牢固,符合设计要求。油毡不应有破损,长短边搭接符合规范规定。
4.1.5 脊瓦与坡面瓦之间空隙、沿山墙挑檐的平瓦,应用砂浆填实、抹平和封固。
4.1.6 屋脊、封山、檐口应平直,天沟、斜沟、檐沟和泛水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1.7 屋面部分串瓦或补瓦,新旧瓦规格应一致,结合应吻合。
4.1.8 勾脊抹梢(带)应光滑洁净。
4.1.9 屋面上碎瓦垃圾、树叶杂草等必须清理干净。
4.1.10 平瓦屋面定量要求见表8。
表8
------------------------------------------------------
|顺| 检查内容 | 质量要求或 |检查 |
|号| | 允许偏差 |方法 |
|--|----------------|--------------------|------|
|1|行列不横平竖直 |每50m2不多于3行|直观 |
|--|----------------|--------------------|------|
|2|瓦不严密喝风 |每开间不多于3块 |直观 |
|--|----------------|--------------------|------|
|3|屋脊不直 | 每开间±20 |用尺量|
|--|----------------|--------------------|------|
|4|脊瓦搭盖坡瓦的 | 40 |用尺量|
| |长度不小于 | | |
|--|----------------|--------------------|------|
| |天沟、斜沟、檐沟| | |
|5|铁皮伸入瓦片下 | 150 |用尺量|
| |长度 | | |
|--|----------------|--------------------|------|
|6|瓦头挑出檐口长 | 50~70 |用尺量|
| |度 | | |
|--|----------------|--------------------|------|
| |突出屋面的墙或 | | |
|7|烟囱的侧面瓦深 | 50 |用尺量|
| |入泛水长度不少 | | |
| |于 | | |
------------------------------------------------------
4.1.11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两坡水屋面以一开间前后为两点;一坡水屋面以一个开间为一点,屋脊以一个开间为一点;斜沟以一侧为一点,天沟、檐沟、泛水以一条为一点。各抽查30%,但各不少于三点。
4.2 小青瓦屋面
4.2.1 不得漏雨。
4.2.2 铺草泥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分层抹平。
4.2.3 铺瓦前应选瓦,其外形应整齐,不应有砂眼、裂缝、掉角等缺陷。
4.2.4 瓦垄必须上下顺直,前后对正。上下瓦的搭接长度一般应为瓦长的2/3(三搭头),瓦垄应均匀一致。
4.2.5 瓦底泥应坐满,瓦垄边缘应相互咬接紧密,不应有喝风、离缝现象。
4.2.6 屋脊、檐口应平直,堵、抹砂浆应密实。
4.2.7 修理小青瓦屋面应保持原有屋面平整,衔接紧密,碎瓦垃圾、树叶杂草应清理干净。
4.2.8 望砖、芦席木板底或冷摊小青瓦仰瓦应平稳、严密,合瓦应密实平直。
4.2.9 小青瓦屋面定量要求见表9。
表9
------------------------------------------------------
|编| 检查内容 | 质量要求或 |检查 |
|号| | 允许偏差 |方法 |
|--|----------------|--------------------|------|
|1|瓦搭头不均匀 |每开间不多于10块 |直观 |
|--|----------------|--------------------|------|
|2|瓦喝风翘曲 |每开间不多于5块 |直观 |
|--|----------------|--------------------|------|
| |天沟、斜沟、檐沟| | |
|3|铁皮伸入瓦片下 | 150 |尺量 |
| |的长度不少于 | | |
|--|----------------|--------------------|------|
|4|脊瓦搭盖坡瓦的 | 40 |尺量 |
| |长度不少于 | | |
|--|----------------|--------------------|------|
|5|瓦头挑出檐口长 | 40~60 |尺量 |
| |度 | | |
|--|----------------|--------------------|------|
| |突出屋面的墙或 | | |
|6|烟囱的侧面瓦深 | 50 |尺量 |
| |入泛水长度不少 | | |
| |于 | | |
|--|----------------|--------------------|------|
|7|脊瓦卧实不断裂 |裂缝1m以内的不 |直观 |
| | |超过3处 |插片试|
------------------------------------------------------
4.2.10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两坡水屋面以一个开间前后为两点,一坡水屋面以一个开间为一点;屋脊以一个开间为一点;斜沟以一侧为一点;天沟、檐沟、泛水以一条为一点。各抽查30%,但各不少于三点。
4.3 卷材屋面
4.3.1 不得渗漏。
4.3.2 卷材和粘结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3.3 卷材与基层和各层卷材间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不允许有皱折、空鼓、气泡、流淌、翘边和封口不严等缺陷。
4.3.4 卷材与屋面突出物的连接处和转角处,穿过防水层的各种管道与防水层之间的空隙,均应铺贴牢固和封闭严密。
4.3.5 卷材防水层的表面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不应有积水现象。
4.3.6 卷材防水层与漏斗连接处,上层卷材边缘应压在漏斗托盘或竖管承口内,粘贴牢固;与女儿墙或其他屋面突出物连接处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不得有朝天缝。
4.3.7 保护层的砾砂(豆石)应筛洗干净,撤铺均匀。
4.3.8 隔热板应铺平垫稳。隔热保温层应按设计要求铺设。
4.3.9 修补卷材屋面、补贴部分与原有卷材每层周边搭接应不少于10CM。粘结应牢固、密贴、不得有翘边。屋面上的垃圾、杂物应清理干净。
4.3.10 卷材屋面定量要求见表10。
表10
------------------------------------------------------------
|编| 检查内容 | 质量要求或 |检查 |
|号| | 允许偏差 |方法 |
|--|----------------|--------------------------|------|
|1|找平层表面平整 | 10 |2m |
| | | |靠尺量|
|--|----------------|--------------------------|------|
|2|铺卷材料表面平 | 7 |脚踏 |
| |整 | | |
|--|----------------|--------------------------|------|
|3|隔热铺块料不平 | 每开间不多于三处 |脚踏 |
| |稳 | | |
|--|----------------|--------------------------|------|
| | | 长边 | 短边 | |
| |卷材搭接宽度 |------------|------------| |
|4|平屋顶 |不少于70 |不少于100|尺量 |
| |坡屋顶 |不少于70 |不少于100| |
| |地下防水 |不少于100|不少于150| |
------------------------------------------------------------
4.3.11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开间为一点,抽查30%,但不少于三个开间。
4.4. 刚性防水屋面
4.4.1 不得漏雨。
4.4.2 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3 基层应处理干净,细石混凝土应滚压密实、抹平、压光,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无裂缝。
4.4.4 油膏嵌缝饱满密贴,不得渗水、漏水。
4.4.5 表面坡度符合设计和排水要求。
4.4.6 修理面层裂缝,应嵌填密实、抹平压光,不得渗漏。
4.4.7 刚性防水屋面定量要求见表11。4.4.8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开间为一点。抽查30%,但不少于三个开间。
表11
--------------------------------------------------------
|编| 检查内容 | 质量要求或 |检查 |
|号| | 允许偏差 |方法 |
|--|----------------|----------------------|------|
|1|横向表面平整 | 5 |2m |
| | | |靠尺量|
|--|----------------|----------------------|------|
|2|找坡与设计差 | ±10 |尺量 |
|--|----------------|----------------------|------|
|3|不起壳 | 壳声不长于200 |敲击、|
| | | |尺量 |
--------------------------------------------------------
4.5 石棉瓦、瓦垄铁、白铁屋面
4.5.1 不得漏雨。
4.5.2 安装必须顺直,钉接必须牢固,搭接应平服,表面不得有孔洞。
4.5.3 石棉瓦竖垄压搭应割角,不应有喝风,翘曲现象。搭接横向至少一个坡长,纵压石棉瓦不应少于100MM,瓦垄铁不少于80MM,均不应缺钉、垫。
4.5.4 竖立缝铁皮分档应均匀、方正,铁皮咬口必须严密。
4.5.5 旧屋面钉眼孔洞应修补牢固,不得有断破石棉瓦。
4.5.6 石棉瓦、瓦垄铁等屋面定量要求见表12。
表12
----------------------------------------------------
|编| 检查项目 | 质量要求或 |检查|
|号| | 允许偏差 |方法|
|--|----------------|--------------------|----|
|1|竖向搭接压槎 | --10 |尺量|
|--|----------------|--------------------|----|
| | |每张白铁不少于6 | |
|2|钉接牢固 |只钉,石棉瓦不少 |直观|
| | |于四只钉 | |
|--|----------------|--------------------|----|
|3|4m以内瓦楞直向|新做小于10 |直观|
| |偏差 |翻作小于20 | |
----------------------------------------------------


注:本条适用塑料、玻璃钢波瓦屋面
4.5.7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开间为一点,抽查30%,但不少于三个开间。
注:本条适用于塑料、玻璃钢波瓦屋面。
4.6 灰土顶
4.6.1 不得漏雨。
4.6.2 应压实、赶光,不得有裂缝。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6.3 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不积水。
4.6.4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开间为一点,抽查30%,但不少于三个开间。
4.7 泛水、檐沟、水落管、天沟、斜沟、封檐板等。
4.7.1 泛水坡度应适合,咬口应焊牢,不得有开缝、漏水现象。上口应嵌进泛水沿内,下面应与瓦面接严。
4.7.2 檐沟水落管的咬口和焊口应严密。檐沟应调好排水坡度。卡子应安装牢固、棱角线条应整齐。水落管安装的位置正确,上下垂直。
4.7.3 弯头与水斗的咬口和焊缝应严密,安装位置应正确,与墙连接牢固,不得有积水、窜水现象。
4.7.4 天沟、斜沟的咬口应严密,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两翼上端压入屋面面层不少于150MM。
4.7.5 双面均应涂防腐剂。
4.7.6 封檐板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外观应平直,不应有翘扭现象。
4.7.7 泛水、檐沟、水落管、天沟、斜沟定量要求见表13。
表13
----------------------------------------------------
|编| 检查内容 | 质量要求或 |检查|
|号| | 允许偏差 |方法|
|--|----------------|--------------------|----|
|1|泛水上端入墙深 | 20 |尺量|
| |度不少于 | | |
|--|----------------|--------------------|----|
|2|搭接口长度不少 | 檐沟25 |尺量|
| |于 |天沟、斜沟、泛水40| |
|--|----------------|--------------------|----|
|3|立水管垂直度 | 5 |尺量|
| |(每层) | | |
----------------------------------------------------
4.7.8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泛水、天沟、檐沟、檐板以一条为一点,斜沟以一侧为一点;水落管以一根为一点。各抽查30%,但各不少于三点。
5.楼地面
5.1 砖(块料)、水泥和细石混凝土、水磨石等楼地面。
5.1.1 砖(块料)地面,铺设接缝应均匀,嵌缝应密实,颜色和花纹应一致。砖(块料)不应有裂纹、缺角等缺陷。
5.1.2 水泥和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基层必须坚实,材料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不应有空鼓;面层表面应密实压光,不得有裂缝、脱皮和起砂等缺陷。整体水磨石面层还应光滑,石粒密实,分格条清晰。
5.1.3 在水泥砂浆找平层,或混凝土垫层上粘贴各种面层应牢固,粘结料不应溢出面层。
5.1.4 需排水的地面,其坡度必须满足排水要求。
5.1.5 踢脚板、线的高度应一致。上口应平顺,踢脚板的接头、接缝应严密。
5.1.6 旧有楼地面补修,原有基层应清刷干净,新旧面层接槎应平顺,色泽、花纹应一致,不应有破裂、起壳现象。
5.1.7 砖(块料)、水泥和细石混凝土、水磨石等楼地面定量要求见表14。
表14
----------------------------------------------------------------
| | |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
|编|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号| | | |接缝高| |
| | |表面平整|缝格平直|低 差| |
|--|------------------|--------|--------|------|--------|
|1|高级水磨石、马赛克| 2 | 3 |0.5|拉线尺量|
|--|------------------|--------|--------|------|--------|
|2|缸砖、大水泥砖 | 4 | 8 |1.5|拉线尺量|
|--|------------------|--------|--------|------|--------|
|3|普通水磨石 | 3 | 8 | |拉线尺量|
|--|------------------|--------|--------|------|--------|
|4|大理石 | 1 | 2 | |拉线尺量|
|--|------------------|--------|--------|------|--------|
|5|水泥花砖 | 3 | 3 |0.5|拉线尺量|
|--|------------------|--------|--------|------|--------|
|6|抹水泥 | 5 | 4 | |拉线尺量|
|--|------------------|--------|--------|------|--------|
|7|水磨石 | 2 | 2 | |拉线尺量|
|--|------------------|--------|--------|------|--------|
|8|细石混凝土 | 5 | | |拉线尺量|
|--|------------------|--------|--------|------|--------|
|9|普通砖 | 8 | | |拉线尺量|
----------------------------------------------------------------
5.1.8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楼地面以一个自然间为一点;踢脚板、线以一条(根)为一点,按照自然间抽查20%,但不得少于两间。
5.2 木楼地面
5.2.1 搁栅安装必须牢固稳定。搁栅截面尺寸和伸入墙内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木搁栅与圬工接触部分必须涂防腐剂。
5.2.2 木板面层接头应错开。接于搁栅的中心线上,表面应刨光不应有刨痕、锤印、戗槎和毛刺。刷清油的板面,在同一房间内的颜色应均匀一致。
5.2.3 踢脚板、线的高度应一致,上口应平顺。踢脚板接头以及与地板面接缝应严密、顺直。
5.2.4 在水泥砂浆找平层或混凝土垫层上,粘贴木板面层应牢固,粘结料不应溢出面层。
5.2.5 木楼地面修理,应找原样修补,接头紧密平整,不漏灰。
5.2.6 木楼地面定量要求见表15。
5.2.7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楼地面以一个自然间为一点,踢脚板、线以一条(根)为一点。按照自然间抽查20%,但不得少于两间。
表15
--------------------------------------------------
|编| |质量要求或| |
|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 |
|号| |允许偏差 | |
|--|------------------|----------|----------|
|1|踢脚板线上口平直脚| 3 |拉线质量 |
|--|------------------|----------|----------|
|2|板面拼缝平直 | 8 |拉线尺量 |
|--|------------------|----------|----------|
|3|搁栅间距 | ±20 |拉线尺量 |
|--|------------------|----------|----------|
| |面层表面平整 | | |
|4| 松木长条 | 3 |2m靠尺量|
| | 硬木长条 | 2 |2m靠尺量|
| | 拼 花 | 2 |2m靠尺量|
--------------------------------------------------
6.顶 棚
6.1 顶棚
6.1.1 顶棚主梁和搁栅的截面尺寸及吊钉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吊钉必须牢固。
6.1.2 灰板条顶棚板条间的缝隙应取7~10MM。顶头缝隙不应小于5MM。板条接头应分段交错钉在搁栅上,每段长度不应大于500MM。
6.1.3 金属网抹灰顶棚铺钉金属网时,必须拉紧钉平接缝应设在搁栅上。
6.1.4 保温顶棚的底衬板接缝应严密。隔汽层(油纸或油毛毡)应分段压紧,不应有折裂。防寒层填充均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1.5 刨花板、胶合板、吸音板等人造板顶棚,铺钉应牢固整齐,压条宽度一致,分格均匀、美观。
6.1.6 顶棚四周水平线应位于同一标高,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MM,中间部分应起拱,起拱高度应为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
6.1.7 芦苇、芦席、竹席、纸板等顶棚铺钉应正齐牢固,不应有显著高低不平。
6.1.8 旧有顶棚补修,主梁、搁栅、吊筋(吊条)等应联结牢固,新旧棚面接槎应平顺,不应有显著不一致。
6.1.9 顶棚面抹灰质量要求见第8.1条“墙面顶棚等抹灰”。
6.1.10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个自然间为一点。抽查20%但不少于三间。
7.门窗及细木装饰
7.1 木门窗
7.1.1 新做门窗时的木材含水率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7.1.2 框、扇尺寸必须正确,榫槽、榫头嵌合应严密。裁口起线,割角、倒棱应平直,交圈整齐,分格必须均匀。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刨痕、毛刺和锤印。
7.1.3 窗纱应绷紧,压纱条应平直,不应露纱头。
7.1.4 胶合制品不得有脱胶、刨透等缺陷。
7.1.5 门窗框安装应正直牢固、不应有锤印。框与墙的接触面应刷防腐剂。框必须设置木砖或扒钉等与墙联牢。
7.1.6 门窗开关应灵活,留缝应均匀,关闭应严密,五金槽应深浅一致,边缘整齐,小五金应安装牢固、齐全、位置正确。木螺丝不得残缺,拧入深度不应少于长度的2/3。
7.1.7 修理加固门窗框、扇必须牢固,结合应平服严实、不得上碰、下擦、轧边,小五金应配齐,接榫部分不得用钉子代替。
表16
----------------------------------------------------------
|编|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 |
|号| |高 级|普 通| |
|--|----------------|--------|--------|------------|
|1|框扇对角线长度差| 2 | 4 |框量裁口里 |
| | | | |角,扇量外角|
|--|----------------|--------|--------|------------|
| | 框 | 3 | 5 | |
|2| 翘曲 | | |两根靠尺量 |
| | 扇 | 2 | 4 | |
|--|----------------|--------|--------|------------|
| | | | 0 | 0 | |
| | |框 | --2 | --2 | 量内裁口 |
|3| 高、宽度| | | | 量外口 |
| | |扇 | +2 |+2 | |
| | | | 0 | 0 | |
|--|----------------|--------|--------|------------|
|4|扇胶合制品表面 | 2 | 3 | 靠尺 |
| |平整 | | | |
----------------------------------------------------------


7.1.8 门窗制作和安装的定量要求分别见表16、表17。
7.1.9 计量单位及检查数量:以一框(扇)为一点。按不同规格的框、扇件数,各抽查20%,但均不少于三件。
7.2 钢门窗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